11月23日,初冬的江淮大地被金黄的银杏、火红的枫叶装扮得五彩斑斓、别样迷人。走进位于肥西县上派镇彭圩村的兰君园艺产业园温室大棚里,一排排蝴蝶兰竞相盛放、争奇斗艳,呈现出生机勃勃的景象。
当日一大早,国网安徽电力皖美共产党员服务队肥西分队队员解光照等上门服务,协助兰君园艺产业园负责人谢光坤对园区自管电力设备进行全面安全检查,同步消除隐患。“老旧线路已经更换了,您有任何需求请随时联系我。”解光照对谢光坤说。
兰君园艺花卉公司是肥西县花卉龙头企业,近年来依托产业园不断发展壮大,带动当地农民增收。目前产业园占地61亩,温室大棚面积2.2万平方米,年产蝴蝶兰等花卉超160万株。“蝴蝶兰具有很高观赏价值和经济效益,原产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经过多年努力,现在我们培育了100多个品种的‘合肥产’蝴蝶兰。”谢光坤自豪地说。
蝴蝶兰对生长环境很“挑剔”,并不易培育。温室大棚必须白天恒温26度、晚间16度,湿度保持在75%左右。如果温湿度过高或过低,都会造成花卉品质下降,极端情况下甚至造成腐坏。10多年前,兰君园艺曾因冬季暴雪期间大棚加温设备无法正常运转,导致花卉大量冻死,遭受巨额损失。“现在有了清洁、绿色、稳定的电力供应,不会再出现那种情况了。”谢光坤介绍,近年来,产业园逐步淘汰老旧加温设施,升级为更加先进的燃油和电力混合加温设备,并在国网肥西县供电公司协助下,投资百万元进行全电气化改造。
目前,园区温室大棚装有149台功率达12000瓦以上的空调,每天24小时分批持续运作,为花卉提供恒温。施肥、灌溉、通风、育苗等环节也全部采取以电力驱动的设备。“电能转换效率高、损耗小,短时间内可以快速、精准地控制温湿度,再加上生产全环节实现‘零污染’,蝴蝶兰品质大幅提升,去年销售额顺利突破千万元。”谢光坤说。兰君园艺产业园为当地提供了161个就业岗位,有效带动群众增收。当地政府还计划在这里建立一座集电商交易、花卉物流、科普教育等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性基地。
乡村振兴,电力先行。2012年以来,合肥供电公司实施农网升级改造,累计投资24亿元、完成改造2594项,建改10千伏线路3268千米、低压线路2856.06千米,涉及配变台区2806个,改造总容量100万千伏安以上。合肥地区农网户均变压器容量由不足1千伏安提升为接近3.5千伏安,供电可靠率上升至99.987%,城乡供电质量基本实现无差异。
以兰君园艺产业园所在的上派镇为例,为满足当地发展园艺、花卉等产业用电需求,国网肥西县供电公司近5年在当地新装变压器43台、改造线路达35千米。“考虑到兰君园艺这样的龙头企业需求,我们不仅在园区周边新装2台变压器,还将动力电一直送到园区大门口,进一步节约了企业投资。”国网肥西县供电公司上派供电所所长黎荣光介绍。
肥西是“花木之乡”,苗木种植业闻名全国。眼下,花卉苗木销售旺季即将到来,相关企业都在积极准备扩大生产规模,满足市场需求。供电部门“一户一策”制定供电保障方案,提前做好设备增容改造,并将密切跟踪天气变化,定期上门协助开展设备安全用电检查,为企业生产经营做好电力保障。(本报通讯员 李岩 许沁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