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安徽省科技厅公布了首批安徽省联合共建学科重点实验室认定和培育名单,电科院申报的“电力量子感知安徽省联合共建学科重点实验室”“高压电器设备智能运检安徽省联合共建学科重点实验室”直接获得认定,“区域能源互联网安徽省联合共建学科重点实验室”实验室入选培育名单。
自新一轮省重点实验室认定工作启动以来,公司科技部、电科院高度重视,于2022年4-9月组织开展两轮申报意向摸排,10月份成立重点实验室申报专班,制订详细工作方案、对标对表、倒排时间,定期召开专题推进会,协调处理申报过程中的困难,全力保障申报工作高质量推进。
近年来,公司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积极做好实验研究平台建设和培育工作。此次认定结果公布后,公司拥有3个安徽省重点实验室和1个重点培育实验室,此外,输变电设施火灾防护实验室通过第一轮国网实验室评选,设备油气介质状态评估与循环利用技术实验室正在积极参与第二轮国网实验室申报。
下一步,公司将按照科技厅相关管理文件要求,落实有关支持政策,组织开展好实验条件建设;引导和支持省级重点实验室进一步凝练发展方向和目标,加强科研队伍和实验条件建设,建立健全运行管理机制,切实提升科研水平,进一步发挥省级重点实验室在科技创新中的引领作用。
新闻链接:
1.电力量子感知安徽省联合共建学科重点实验室
围绕量子技术在电力行业的应用,瞄准电力量子智能量测、电力量子状态检测、电力量子智能传感领域,促进量子技术与电力行业传统技术的融合创新。在量子电流互感器、电力量子无损检测装置等已有产业化应用研究的成果上,实验室预期将在电流、电压、电能量子计量、电气设备状态检测、芯片级传感等方向,打造更多从 0 到 1 的原创性科技成果,建成特色鲜明、具有示范和引领作用的行业一流实验室,助力量子技术在电力行业的产业化应用。
2.高压电气设备智能运检安徽省联合共建学科重点实验室
紧扣能源供应安全、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等重大战略需求,着力打造创新性研究基地、优秀人才汇聚中心以及产学研交流合作平台。在学术委员会指导下,实验室从基础理论和关键技术层面开展高压电气设备智能运检领域的研究工作,主要研究方向包括电气设备状态智能感知与运维技术研究、电气设备放电特性与故障防御技术研究以及电气设备绝缘新材料研发。结合实验室发展目标和主要研究方向,目前实验室计划开展包括有激光引雷、电力设备声纹识别等项目研究,其中包括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项目1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省能源互联网基金项目3项以及多项国家电网公司总部科技项目,项目经费总额超过1000万。研究成果将从根本上提升高压输变电设备运维效率、故障防御能力以及绝缘性能,以提升输变电设备安全智能化运行水平,保障安徽省乃至整个长三角地区电力供给,服务现代美好安徽建设。
3.区域能源互联网安徽省联合共建学科重点实验室
联合安徽大学共同建设,并联合安徽中鑫继远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和合肥工业大学开展产学研合作。针对高比例新能源、交直流混联电网、多样化用能背景下,电力能源的发展将面临一系列问题,围绕区域能源互联网“绿色低碳、安全可靠、灵活高效”目标,打造产、学、研、用一体化科研与转化平台,实现科技助力安徽能源产业低碳与高效转型发展,开展能源互联网建模仿真与分析、分布式能源灵活并网与集成、分布式智能电网协同与调控、分布式资源响应与优质用能研究,结合安徽区域能源发展特色,依托研究成果在不同地区开展差异化的工程示范。